有線電視大混戰 老鳥暗算菜鳥? - MOD

By Isla
at 2015-06-27T12:12
at 2015-06-27T12:12
Table of Contents
有線電視大混戰 老鳥暗算菜鳥?
祭出超高版權費 想逼退跨區經營新手
2015/06/26 出處:財訊雙週刊 第 479 期 作者:黃靖萱
台灣首家跨區經營的有線電視「全國數位」五月開播,股東和經營者
是過去賣給富邦集團台固的太平洋聯盟老班底,這群老兵重回市場,
卻面臨既有業者變相抵制。
============================================================
5月底,台灣第一家跨區經營的有線電視業者「全國數位」,在新北
市的板橋、三重、新莊開播,年底將擴張到整個新北市,明年則以在
台北市開播為目標。直接挑戰被兩大有線電視業者凱擘、中嘉所分食
的半壁江山。
2012年,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認為當時全國62家有線電視
業者在各區域寡占經營,不僅多數區域的消費者無法選擇業者,更嚴
重的是,不競爭造成整體數位化進程緩慢,因此開放業者申請跨區經
營。事實上,在政府開放跨區經營後,既有有線電視業者才開始較積
極建置數位化,挨家挨戶換發機上盒。
開放跨區經營政策,讓原以為被蔡家的凱擘、外資中嘉等分食寡占、
沒有機會再介入的業者躍躍欲試,包括由過去賣給台灣固網的太平洋
聯網班底所組成的全國數位。
希望吸引觀眾回到客廳
下載App、手遊傳電視都OK
一三年,太平洋聯網旗下宜蘭聯禾董事長柳逸義及永佳樂前副總經理
徐君偉等人再次湊在一起,共同出資成立全國數位有線電視,再加上
原班底包括李光漢及前永佳樂總經理黃國訓等人,共同打造數位大夢
。
打開連接全國數位系統的電視,因為採取安卓(android)平台,全
國數位的畫面看起來和小米盒類似,以塊狀區分內容,最大的不同是
有最基本的有線電視,能按照傳統收視習慣隨意轉台,即使是正在直
播的內容,也能按下暫停鍵或倒退鍵。
較獨特的是,全國數位還將頻道分類,能在切成十六宮格的畫面中,
一次看到所有新聞頻道,當遙控器按鍵移到哪一個畫面,聲音就會同
步放大。
其實這還不能稱為數位化,雖然多數家庭都裝設有線電視,全國數位
董事長李光漢卻有很深的感受,「當我發現孩子不和我一起坐在客廳
看電視,我就知道未來他們長大後,有線電視一定會被潮流淹沒。」
所以,全國數位的平台裡,當然有年輕人喜好,隨選隨看的各國電視
劇、電影。
尤其,和凱擘等相對封閉的系統不同,安卓採取開放平台,保留與更
多業者合作的空間,還能讓觀眾下載App,或將手機遊戲傳到電視上
玩。任何想提供服務的企業,也能在全國數位上架,例如可看到網路
佷夯的「愛料理iCook」、已中文化的「TED」演講。
「小時候全家人擠著看電視,甚至和鄰居一起看,感覺很好啊!」李
光漢說,「我希望能吸引觀眾再次回到客廳文化中。」
但闖進被既有有線電視業者和頻道業者築起的共生體系裡,即使全國
數位的經營者都是有線電視老兵,但身為新業者,也遇到相當大的阻
力。諷刺的是,這阻力正來自包括當年買下太平洋聯網的蔡明忠在內
的頻道代理商。
新進業者障礙一:
沒有用戶 年付上億版權費
台灣有八家頻道代理商,富邦集團就包辦4家代理商,掌握東森、緯
來等29個頻道;年代董事長練台生則握有年代、三立及HBO電影台
等28個頻道;另一個有線電線大咖中嘉,也代理TVBS、八大等11
個頻道。
因此,新進有線電視業者想取得頻道內容,必定得先過這三大既是頻
道商、頻道代理商,同時也都是有線電視系統業者設下的重重關卡。
像全國數位必須在還沒有用戶前,就得先支付開台區域板橋、三重、
新莊共五十萬戶行政戶數(不是以裝設有線電視戶數來計算)裡的15
%,即7萬5000戶的版權費給頻道代理商。這數字之所以不合理是因
為,「一般來說,2年無法做得到15%,」一位既有有線電視系統業
者說。而且,反觀現有的有線電視業者,版權費不是按實際戶數計算
,甚至還打過折扣。
鑑於中華電信的MOD和當年的壹電視,前者不是消費者習慣的收視
方式,後者則無法在有線電視上架,兩者只能默默成為家中的第二個
盒子,因裝機及開機率過低而虧損累累。
因此,就算身兼有線電視系統商及頻道代理商的業者,祭出高額版權
費,希望新進業者打退堂鼓,但全國數位還是硬著頭皮支付。「我們
是產業全新的面孔,要進入家戶,沒有有線電視帶,只靠寬頻會非常
辛苦,」李光漢無奈地說。
為此,全國數位曾請NCC出面調解,因為已砸20億元挖埋線及建置
系統,卻為了1年1億多元的版權費,遲遲不能開播,於是在NCC的
官員面前,全國數位同意支付1個月近2000萬元的版權費,但這時版
權代理商卻說要回覆公司高層,惹得NCC官員很不高興地說,「就
說要你們派有決定權的人來,還問什麼?」
「要不是這樣,對方可能還不一定會用這價格賣我們,」一位全國數
位高層心知肚明說,「他們(頻道代理商)開這麼高價,本來就是不
打算賣。」
頻道代理商根本不想賣
沒搭有線電視 純寬頻難撐
其實,全國數位並不是第一家拿到執照的跨區經營業者,包括申請在
台北市開播的北都有線電視和台中的威達雲端都已拿到執照,卻遲遲
未開播,最主要原因就是還想繼續和頻道代理商協商費用。
「主要是卡在版權授權金上,我們還要努力協商,不然這種價格我們
怎麼做呢?」北都有線電視總經理黃世麟說出業者的掙扎,「我們
Cable都拉了,也不能只經營寬頻,長期雖是要靠寬頻獲利,但沒有
搭有線電視,純寬頻也營運不下去。」
而另一家既有有線電視業者申請跨區經營的大豐,雖然為了開播,也
支付了版權費用,但大豐董事長戴永輝心裡卻有不同的盤算。因為大
豐原本就是土城、板橋區的既有業者,每年都會和版權代理商重新談
版權,戴永輝認為,經營跨區只是將服務範圍擴大,屆時,「我該付
的戶數怎麼計算?我肯定要他們合併計算戶數,到時候再來喬吧(協
商)!」
事實上,全國數位同時還砸錢建置電視雲,提供消費者雲端錄影,錄
下過去一週的節目,隨時觀看,就像過去美國很流行用TIVO(數
位錄影機)錄下電視節目一樣。
但這服務一樣遭到頻道及代理商抗議,認為雲端錄影侵犯到版權。全
國則回應,錄影是消費者的行為,就像過去用錄影機錄電視節目,或
是像凱擘也提供500G硬碟給用戶,供用戶錄節目一樣。「如果我們
不行,凱擘也不行!」李光漢將問題丟回給身兼頻道、代理商及有線
電視系統業者三重身分的凱擘。
新進業者障礙二
雲端錄影 版權業者也抗議
另外,許多人早已透過中國的OTT(Over The Top,通過互聯網向
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如優酷土豆、愛奇藝等即時追劇,即使是
台劇也不例外。原本全國數位規畫贈送帳號給有線電視用戶,讓他們
能在手機觀看節目內容,但這屬於OTT範圍,這作法傳到頻道代理
商耳中,他們第一時間又向NCC投訴。
「版權都在這幾大代理商手中,之前有線電視的版權開價那麼高,以
為我們不會買,他們怎麼會再賣OTT的內容版權給我們?」一位全
國數位高層坦言。
另一個原因則是頻道和版權代理商想自己玩。蔡明忠私人投資的凱擘
,已和自家富邦集團內的台灣大哥大合作建置OTT平台,包括東森
、中天、三立、TVBS、八大、緯來、年代、福斯等頻道家族的內
容,都將放到下半年即將啟動的OTT上。甚至將延伸原本有和鴻海
旗下亞太電信在網路上的合作關係,未來還要和鴻海進行OTT的硬
體合作,打造「TV Everywhere」。
除了富邦集團,在OTT領域,手機通訊軟體LINE在今年推出
LINE TV,還有LiTV早已上線服務,連中嘉都喊出今年將是「OTT
元年」;IPTV(網路協定電視)方面,中華電信的MOD也力圖
振作、大力整頓頻道內容,再加上現在跨區經營的有線電視陸續開播
,未來各種技術平台爭相搶奪消費者眼球的大戰,對消費者也許是福
音。
但可以確定的是,凱擘等集團將以龐大的有線電視勢力,結合代理商
身分綑綁頻道,繼續玩著這場寡占消費者眼球的遊戲。
============================================================
財訊雙週刊 #479 @ 2015.06.26(五)
http://www.wealth.com.tw/article_in.aspx?nid=5151
--
祭出超高版權費 想逼退跨區經營新手
2015/06/26 出處:財訊雙週刊 第 479 期 作者:黃靖萱
台灣首家跨區經營的有線電視「全國數位」五月開播,股東和經營者
是過去賣給富邦集團台固的太平洋聯盟老班底,這群老兵重回市場,
卻面臨既有業者變相抵制。
============================================================
5月底,台灣第一家跨區經營的有線電視業者「全國數位」,在新北
市的板橋、三重、新莊開播,年底將擴張到整個新北市,明年則以在
台北市開播為目標。直接挑戰被兩大有線電視業者凱擘、中嘉所分食
的半壁江山。
2012年,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認為當時全國62家有線電視
業者在各區域寡占經營,不僅多數區域的消費者無法選擇業者,更嚴
重的是,不競爭造成整體數位化進程緩慢,因此開放業者申請跨區經
營。事實上,在政府開放跨區經營後,既有有線電視業者才開始較積
極建置數位化,挨家挨戶換發機上盒。
開放跨區經營政策,讓原以為被蔡家的凱擘、外資中嘉等分食寡占、
沒有機會再介入的業者躍躍欲試,包括由過去賣給台灣固網的太平洋
聯網班底所組成的全國數位。
希望吸引觀眾回到客廳
下載App、手遊傳電視都OK
一三年,太平洋聯網旗下宜蘭聯禾董事長柳逸義及永佳樂前副總經理
徐君偉等人再次湊在一起,共同出資成立全國數位有線電視,再加上
原班底包括李光漢及前永佳樂總經理黃國訓等人,共同打造數位大夢
。
打開連接全國數位系統的電視,因為採取安卓(android)平台,全
國數位的畫面看起來和小米盒類似,以塊狀區分內容,最大的不同是
有最基本的有線電視,能按照傳統收視習慣隨意轉台,即使是正在直
播的內容,也能按下暫停鍵或倒退鍵。
較獨特的是,全國數位還將頻道分類,能在切成十六宮格的畫面中,
一次看到所有新聞頻道,當遙控器按鍵移到哪一個畫面,聲音就會同
步放大。
其實這還不能稱為數位化,雖然多數家庭都裝設有線電視,全國數位
董事長李光漢卻有很深的感受,「當我發現孩子不和我一起坐在客廳
看電視,我就知道未來他們長大後,有線電視一定會被潮流淹沒。」
所以,全國數位的平台裡,當然有年輕人喜好,隨選隨看的各國電視
劇、電影。
尤其,和凱擘等相對封閉的系統不同,安卓採取開放平台,保留與更
多業者合作的空間,還能讓觀眾下載App,或將手機遊戲傳到電視上
玩。任何想提供服務的企業,也能在全國數位上架,例如可看到網路
佷夯的「愛料理iCook」、已中文化的「TED」演講。
「小時候全家人擠著看電視,甚至和鄰居一起看,感覺很好啊!」李
光漢說,「我希望能吸引觀眾再次回到客廳文化中。」
但闖進被既有有線電視業者和頻道業者築起的共生體系裡,即使全國
數位的經營者都是有線電視老兵,但身為新業者,也遇到相當大的阻
力。諷刺的是,這阻力正來自包括當年買下太平洋聯網的蔡明忠在內
的頻道代理商。
新進業者障礙一:
沒有用戶 年付上億版權費
台灣有八家頻道代理商,富邦集團就包辦4家代理商,掌握東森、緯
來等29個頻道;年代董事長練台生則握有年代、三立及HBO電影台
等28個頻道;另一個有線電線大咖中嘉,也代理TVBS、八大等11
個頻道。
因此,新進有線電視業者想取得頻道內容,必定得先過這三大既是頻
道商、頻道代理商,同時也都是有線電視系統業者設下的重重關卡。
像全國數位必須在還沒有用戶前,就得先支付開台區域板橋、三重、
新莊共五十萬戶行政戶數(不是以裝設有線電視戶數來計算)裡的15
%,即7萬5000戶的版權費給頻道代理商。這數字之所以不合理是因
為,「一般來說,2年無法做得到15%,」一位既有有線電視系統業
者說。而且,反觀現有的有線電視業者,版權費不是按實際戶數計算
,甚至還打過折扣。
鑑於中華電信的MOD和當年的壹電視,前者不是消費者習慣的收視
方式,後者則無法在有線電視上架,兩者只能默默成為家中的第二個
盒子,因裝機及開機率過低而虧損累累。
因此,就算身兼有線電視系統商及頻道代理商的業者,祭出高額版權
費,希望新進業者打退堂鼓,但全國數位還是硬著頭皮支付。「我們
是產業全新的面孔,要進入家戶,沒有有線電視帶,只靠寬頻會非常
辛苦,」李光漢無奈地說。
為此,全國數位曾請NCC出面調解,因為已砸20億元挖埋線及建置
系統,卻為了1年1億多元的版權費,遲遲不能開播,於是在NCC的
官員面前,全國數位同意支付1個月近2000萬元的版權費,但這時版
權代理商卻說要回覆公司高層,惹得NCC官員很不高興地說,「就
說要你們派有決定權的人來,還問什麼?」
「要不是這樣,對方可能還不一定會用這價格賣我們,」一位全國數
位高層心知肚明說,「他們(頻道代理商)開這麼高價,本來就是不
打算賣。」
頻道代理商根本不想賣
沒搭有線電視 純寬頻難撐
其實,全國數位並不是第一家拿到執照的跨區經營業者,包括申請在
台北市開播的北都有線電視和台中的威達雲端都已拿到執照,卻遲遲
未開播,最主要原因就是還想繼續和頻道代理商協商費用。
「主要是卡在版權授權金上,我們還要努力協商,不然這種價格我們
怎麼做呢?」北都有線電視總經理黃世麟說出業者的掙扎,「我們
Cable都拉了,也不能只經營寬頻,長期雖是要靠寬頻獲利,但沒有
搭有線電視,純寬頻也營運不下去。」
而另一家既有有線電視業者申請跨區經營的大豐,雖然為了開播,也
支付了版權費用,但大豐董事長戴永輝心裡卻有不同的盤算。因為大
豐原本就是土城、板橋區的既有業者,每年都會和版權代理商重新談
版權,戴永輝認為,經營跨區只是將服務範圍擴大,屆時,「我該付
的戶數怎麼計算?我肯定要他們合併計算戶數,到時候再來喬吧(協
商)!」
事實上,全國數位同時還砸錢建置電視雲,提供消費者雲端錄影,錄
下過去一週的節目,隨時觀看,就像過去美國很流行用TIVO(數
位錄影機)錄下電視節目一樣。
但這服務一樣遭到頻道及代理商抗議,認為雲端錄影侵犯到版權。全
國則回應,錄影是消費者的行為,就像過去用錄影機錄電視節目,或
是像凱擘也提供500G硬碟給用戶,供用戶錄節目一樣。「如果我們
不行,凱擘也不行!」李光漢將問題丟回給身兼頻道、代理商及有線
電視系統業者三重身分的凱擘。
新進業者障礙二
雲端錄影 版權業者也抗議
另外,許多人早已透過中國的OTT(Over The Top,通過互聯網向
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如優酷土豆、愛奇藝等即時追劇,即使是
台劇也不例外。原本全國數位規畫贈送帳號給有線電視用戶,讓他們
能在手機觀看節目內容,但這屬於OTT範圍,這作法傳到頻道代理
商耳中,他們第一時間又向NCC投訴。
「版權都在這幾大代理商手中,之前有線電視的版權開價那麼高,以
為我們不會買,他們怎麼會再賣OTT的內容版權給我們?」一位全
國數位高層坦言。
另一個原因則是頻道和版權代理商想自己玩。蔡明忠私人投資的凱擘
,已和自家富邦集團內的台灣大哥大合作建置OTT平台,包括東森
、中天、三立、TVBS、八大、緯來、年代、福斯等頻道家族的內
容,都將放到下半年即將啟動的OTT上。甚至將延伸原本有和鴻海
旗下亞太電信在網路上的合作關係,未來還要和鴻海進行OTT的硬
體合作,打造「TV Everywhere」。
除了富邦集團,在OTT領域,手機通訊軟體LINE在今年推出
LINE TV,還有LiTV早已上線服務,連中嘉都喊出今年將是「OTT
元年」;IPTV(網路協定電視)方面,中華電信的MOD也力圖
振作、大力整頓頻道內容,再加上現在跨區經營的有線電視陸續開播
,未來各種技術平台爭相搶奪消費者眼球的大戰,對消費者也許是福
音。
但可以確定的是,凱擘等集團將以龐大的有線電視勢力,結合代理商
身分綑綁頻道,繼續玩著這場寡占消費者眼球的遊戲。
============================================================
財訊雙週刊 #479 @ 2015.06.26(五)
http://www.wealth.com.tw/article_in.aspx?nid=5151
--
Tags:
MOD
All Comments

By Xanthe
at 2015-06-27T22:15
at 2015-06-27T22:15

By Olive
at 2015-06-30T04:25
at 2015-06-30T04:25

By Ivy
at 2015-07-04T17:35
at 2015-07-04T17:35

By Suhail Hany
at 2015-07-05T18:06
at 2015-07-05T18:06

By Caroline
at 2015-07-07T04:40
at 2015-07-07T04:40

By Ethan
at 2015-07-09T18:52
at 2015-07-09T18:52

By Ursula
at 2015-07-10T11:18
at 2015-07-10T11:18

By Robert
at 2015-07-15T07:30
at 2015-07-15T07:30

By Yedda
at 2015-07-15T22:37
at 2015-07-15T22:37

By Xanthe
at 2015-07-20T15:57
at 2015-07-20T15:57

By Hazel
at 2015-07-25T06:29
at 2015-07-25T06:29

By Irma
at 2015-07-28T10:59
at 2015-07-28T10:59
Related Posts
愛爾達代理新頻道, 歡樂餐調整定價

By Enid
at 2015-06-25T17:18
at 2015-06-25T17:18
時尚律政影集《無照律師》今晚首播

By Ida
at 2015-06-25T11:19
at 2015-06-25T11:19
NCC肯定三冠王及雙子星2家有線電視公司達

By Ula
at 2015-06-25T00:15
at 2015-06-25T00:15
台南三冠王、雙子星有線電視 漲25元

By Dorothy
at 2015-06-24T22:18
at 2015-06-24T22:18
NCC再同意台南2家全數位化有線業者漲價

By Steve
at 2015-06-24T21:11
at 2015-06-24T21:11